白河绕了许多次,从谷底穿越还是头一遭。
切入点是大片河滩,大石头小石头堆了一地,路线不清晰,前途未卜。灵芝探路并没有带来太多可参考的信息,突然冒出的看门人还盯着我们吆喝着要买票,一切充满了不靠谱。三脚猫couple当机立断不再贸然前行,带走了山鸡,六人的队伍刷刷少了一半。 继续阅读云蒙峡谷
白河绕了许多次,从谷底穿越还是头一遭。
切入点是大片河滩,大石头小石头堆了一地,路线不清晰,前途未卜。灵芝探路并没有带来太多可参考的信息,突然冒出的看门人还盯着我们吆喝着要买票,一切充满了不靠谱。三脚猫couple当机立断不再贸然前行,带走了山鸡,六人的队伍刷刷少了一半。 继续阅读云蒙峡谷
经过珍珠泉,离开菜食河,我们从路左边一处牌楼转道上山。水泥路很快被沙石路代替,缓坡也渐渐陡峭起来。某个三叉路口直行,路面更加狰狞,可能因为胎压过高抓地力不足,上坡时不甚滑到,尽管带着双层手套,巴掌还是被硌得生疼。经过叮咚甜美且没有冻上的果粒橙的激励,一鼓作气爬山梁头。虽然帽子头巾头盔通通取下,头顶还是热得生烟,可惜双足依旧处于零下,毫无知觉。在等待我们上山的间隙,jwx小朋友挑战了一条陡峭的下降小路,可惜没亲眼见到英姿,只瞥见了最后痛苦推车上来的挣扎。
下山大都背阴,积雪厚厚盖了一路。起先还担心轮胎附着力不够容易侧滑,后来发觉其实轻微的漂移让下山乐趣横生。路面还算宽阔,坡度不大,小心翼翼的控制方向,车轮chuachua刷出两道车辙。不经意的抬头,如洗的蓝天下一座尖尖的小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心下瞬时畅快淋漓,身体也犹如小鸟般轻快。
前几日,上班路上,对面东来顺路口游龙般停了若干辆高大的“旅游巴士”,服装整齐的小朋友列队等候,叽叽喳喳很大一群,“春游”,脑海中立刻浮现这个词儿,“什么时候我也能去呢?”
结果这周就被三脚猫夫妇忽悠去石塘路烧烤。
“有sg么?”“大把大把的!”事后证明这完全是蒙人不打草稿的典范。
活动及其fb,烧烤物资一应俱全(热烈表扬gecko同学的统筹和精力),绰绰有余到铺张浪费,俺辛辛苦苦洗出来的韭菜香菇后来都证明无暇顾及。擅长技术工作的同学并不太多,从点炉子到烤串,烟熏火燎,人人都被呛红了眼睛。三脚猫小朋友忙前跑后照顾炉子,活脱脱一张黑猫警长的脸蛋儿。俺在一旁翘首以盼,时刻准备加入盯着炉子哄抢的人群,瓜分小批量生产的肉串和鸡翅,还要忍受随机出现未来得及烤熟生肉,和鸟蛋同学有感而发:还是锣鼓巷好啊~
深夜继续杀人、搓麻,三点以后女生们纷纷困倦难以忍受,上床睡觉。俺继续为失眠纠缠,一边又有如雷的鼾声,辗转难以入梦。临晨听见有人陆续起身开门,直到天光大亮,日上三竿,爬将起来,不过8点。
烩过昨夜剩余的大量生冷,完成了琳琅的非典型性早餐,大家开始分拨分批的离去,火车、汽车、自驾,剩下最后的五个fb核心分子,开始一小撮人的白河游,我的春游,才刚刚开始。
之前很想把车捎来,想象天蒙蒙亮时在水汽氤氲的山谷里骑车会多么惬意畅然,然而此刻才庆幸没这么做。两日糟糕的睡眠,精力耗费一空,大腿酸软无力,坐在车上吹风听笑话,这是大约是最适合享受春光的方式了。
去年的白河游是在五一,这年又提早了半月,景色尚未到最好的时候。路旁大片大片盛开着梨花,漫山遍野,不过颜色浅淡,四周缺少深色绿叶植物的衬托,并不好看。水势更是吝啬,下游都是干枯裸露的河滩,沿途的各个景区,号称“瀑布”的地方只有缓缓流动的一小挂水帘,黄灰的色调很不讨喜。好在城里人总是给足了面子,景区旁还是七七八八蜿蜒停泊了很多车子。
经过白河岩场,零星看见几个背着大包带白手套的人,可能正在寻找路线或者热身,没赶上他们做壁虎状趴在岩壁的摸样,可惜。
指路犯了迷糊,骑车经过数十次的道路居然走叉了,不过旁边有空旷少人的河滩,一车人决定索性停下来嬉水。
好久没有这样在河滩边耍了,像小学生那样打水漂、扔石头、累水坝捞鱼。三脚猫从口袋里摸出几张车票和小票,众人开始折纸船比赛负重漂流,相互扔石子,在浅滩里溅出大片水花,俺的头脚无一幸免。夏天已经悄然而至,阳光灼热无遮拦,河水(其实是溪水)清凉,石子光洁,很想脱了袜子下去走一走,不过无人附和只得作罢。眯起眼睛向远处眺望,流动的水花和丰盛的阳光,白色鹅卵石和一片片带叶而吐青黄相间的小树林,依傍的小山分割出蔚蓝天空的一角。
同学们,让我们来观察石头的自由落体运动。
装货,准备启航啦!
顺流而下,结果很快就翻了。。。
恍惚浮现出当年在贡嘎寺到八王海穿越的小路上,缓慢流动的河滩和大片落叶乔木,今天的司机大猫彼时背着大大的包袱,负重在高海拔地区行进,他像驮着我的包袱的马儿一样不知疲倦的走。我轻装在后,举起相机,抓拍一个进行中的背影。当时更蓝的天空和比天空还蓝的浅滩,人生第一次身临其境,不由得惊叹巴蜀奇景,四目(俺是眼镜妹嘛!)迎接不暇。
河滩,水真的很少,绿色也有限。
只有在郊区才能看见这样的蓝天
转到抵达山吧时太阳已准备收工。想起去年五一前最后一次的日本料理鱼生宴,感慨时光流逝并不由人。后来,在这天夜里,呛鼻的wasabi给了回到大床的我一个怅然长梦。
得快乐时尽欢颜吧。
发信人: xxxxxx (比天空还要远), 信区: Cyclone
标 题: 滚动的猪年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29 18:35:33 2007), 站内
这一年,如果我在北京,如果没下雨,周末肯定会去爬一次山,也有一天公路一天山地的时候。
年初跟着最亲近的一些人在香山雪地越野,上山下山技术都有显著进步,当时为了黄山赛而努力提高技术,而然香山却不是一个能够锻炼体能的地方。
于是四月去了黄山,第一次自己外出比赛,难度完全超过想象,被很多比赛以外的因素困扰,住宿无法落实,水土不服,心情郁结,全无食欲,赛前还有机械故障,虽然被trek和sram的技师调校,但还是埋下隐患。第二天的比赛果然惨败,一出发就被ltt甩掉,最后因为机械故障退赛。即便没有故障最好也只能是第三,甚至输给最后第二的clarie毛可兰,这个从前爬坡总是比我差很多的美国人。比赛当天立即改签机票深夜赶回北京。好在某人来接,给我很多慰藉,一下子什么都释怀了。
接下来天气愈发暖和,开始专心公路。说来十分惭愧,不要说去年10小时的300km,今年甚至250都没跑过,200出头就开始崩溃。五一和一群人绕了半个白河,午餐的饕餮毁掉骑行节奏,最后回兴寿的引水渠完全是被某人拖回去的,想想去年也是在同一条路上被同一个人拖回去,这段路已经成为我的一处疤痕。不过引水渠之前吃到了今年第一个也是最甜的一个西瓜,两个人在路面一阵风卷残云,惬意油然而生。
夏天赛事慢慢频繁,xrf各站联赛,shimano北京站和沈阳站,金港夏夜狂飙,我喜欢和高手同场竞技的刺激,也被TCR一帮高手绕圈时拉得眼冒金星。今年的金港我已经难以跟上A组TCR几元大将的小镇营了,完全是平时缺乏高速耐力训练的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的结果很正常。
夏天下班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刷山。每周两三次,在骄阳慢慢褪去的五点半出门,四十分钟后和走山的人们一块儿从海二出发慢慢爬上鬼笑,对着夕阳发呆,默默想一些不知所以的事情,几年之间陆陆续续的零碎片段。第一次把刷山的时间提高到30min以内,但是距某人的27min还是差很多,想来要追上只能是妄想。回城路在固定的小铺子买一瓶可乐。老板慢慢和我熟识,每次都要寒暄半天,称赞我勤劳。他不知道,这其实只是我必须做的一件事,和吃饭睡觉一样。
秋季接二连三输了几场比赛。八达岭滑雪场两次完败,ltt都奇怪我怎么状态这么差。甚至年末的单车工作室爬山赛,郑汝芳,这个昔日的全国冠军似乎又恢复的当年的神勇,后来我才知道她当时应该在为某项户外赛事积极备战,而忙于学车的我自然无法匹敌。
在比赛随着寒冷的冬季而慢慢蛰伏以后,我重新回到年初的状态,在香山小路慢慢磨练技术。然而琐事缠身,包括家人的病情都令我神伤不已,练车也愈发乏力。不过好在得到杨柳同学的指点,我第一次毫无停顿的从山脊下到水库,第一次信心满满的下了后山到水库的碎石灌木丛小路。就算没有护具,对这些路段我也不再畏惧了。
明年我会有更好的器材,全碳架的公路和山地,不过那些并不能给我带来更多乐趣。可能随着未可知的工作变动,比赛将不再占据我大部分休闲时光,不过,无乱如何,我还是会在山路上享受那些汗水挥洒的瞬间,那些不断突破和挑战带来的喜悦。
这个标题很琼瑶阿姨。
开上八达岭高速后才马后炮的打开1039听交通管制信息,结果是12pm封路,司机指指时钟一副早知道没问题的神情,我想要能转道去看看公路个人计时赛其实也挺不错的。
在离开延庆县城后的山路上我说:
“今天我们要翻过佛爷顶。”
“正在啊!”
“那山脚的恐龙呢?”
“刚过啊!”
不是我眼神差,高达十余丈的石雕就算近视0.3也不会在视网膜上留不下一个影子(何况今天还校正到1.0了),实在是困得睁不开眼,出门后就哈欠连天,稍微一段小沉默的铺垫下就会毫无疑问堕入太乙虚境,某个急刹车或颠簸中才又被拉回人间,如此的拉锯战贯穿始末,最后还是把瞌睡虫传染给司机以致不得不在回城高速上停车猛灌红牛,哦弥陀佛某人的驾驶习惯灰常良好。
白河堡水库雾气氤氲,河滩上零星分布着3位或钓鱼或观景的雅士,闲坐的轮廓很是安适,可惜我身上没有传染半点“心静自然凉”的气质,小心脏被低气压搅得噗通乱跳,裸露的脚踝在杂草的撩拨和砂石路面的压迫下无法怡然自得。旁边人也在呼呼冒汗,郁郁的相视咧嘴,旋即转身落荒而逃。
调转车头朝下游方向开去,一切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硅化林、千家店、宝山镇,如果不是自行车,恐怕很难把这些北部山区地名准确迅速的罗列出来。连接它们的一条黝黑平坦的柏油路,过去三年,分别在夏天不同的时间节点上经过,每回都禁不住再赞叹一次它的宁谧安详。山峦连绵,流水潺潺,绿荫蔽日,虫鸟啾啾。闷热聒噪的天气里总有凉爽的风从山的另一边吹过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突然有零星雨丝从树叶缝隙飘落下来,完全沾不湿衣襟。大幅心向往之的水墨画在这里层层叠叠的晕染开来,许多“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的梦想轻轻巧巧在一下个转弯更迭重复。我喜欢这些并不奢侈却又足以醉心不已的情境,包括那些曾经陪伴路过每棵树木每座村庄的人,过往的日子便更添声色,永不消弭。
第一次在汽车里指手画脚经过那些收藏了我大段回忆的熟捻场景。曾经干渴难耐反复徘徊找不到小卖部的一座山村,曾经笑的很甜拍一个到此一游照的隘口,曾经停下来歇脚等掉队同学赶上来终于电话得知他已经掉头在回程方向与我们渐行渐远的三岔路口,记忆总是蒙太奇手法在一组凌乱场景的切换中定格某个高度白热化的长焦镜头,细节毫无遗漏,仿佛又经历了一次:)
旁边人说,“前面有窟窿山,还有左窟窿山,右窟窿山。”“上面有个石桥,搭在两块石头之间,天然的哦。”向顺手指去的角度张望,真就看见了,原来是石块被大面积腐蚀只剩中间窄窄一段造成的假象。灰白肚皮的喜鹊在我们走得很近以后才懒洋洋的拖着长长的尾巴从马路中间挪到草丛里,旁边的白河虽然水流得断断续续多数时候妄称了一个“河”字,但不时就能瞅见一群白色鸭子在其间昂首游弋,暗想如果把它们做成果木烤鸭不知是否足够肥美。
四合堂路口,我充分履行了形象代言人的义务,向看客隆重推出了白河下游视野最开阔秀美的一段盘山路。依山傍水的峡谷风光在北方实属难得,如果愿意,在某块石头上独自闲坐1小时也不会闷。
坐在车里吹着空调在山间盘旋时我忽然意识到平日里对躲在汽车里借助现代化机械不需要流一滴汗就能把百米岩石踩于足下的人们怜悯似的感叹是毫无根据的,骑车或者徒步并不见得比他们更高明,即使在科学分析下有足够理由,我们仍不应该对不同于自己的某种行为方式表示鄙夷或遗憾,人人都有选择他们生活方式的权利,自得其乐就好。
碰巧这天是七夕,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呵呵
我有白头发了,一下薅出四根, 当下死的心都有,恨不得从断壁跳下去。
按1根/M的频率可以追溯到四月,初初推算有点被这个数字shock到。家族基因没有少白头,归结为忧虑,旁边人说:“你哪有这么多愁嘛!”有足以糊口的工作,有两居豪宅(当然是租的!),有五位数字存款(有吗?我真的有吗?),有热衷的爱好,想想也对啊!
重走四合堂,途径白河峡谷下游,直达溪翁水库。四合堂一线公路簇新,车辆罕至,风景如画,山峦叠嶂。在公路上慢慢爬升与眼前山峰比肩,从峭壁边鸟瞰峡谷,白河蜿蜒,花容缱绻,小径缠绵,绿色植物在山脊上峥嵘,在瀑水旁葱茏,身在高处风轻云淡,徜徉其中顿觉光阴停滞,只愿与环抱山石长相厮守,花样年华,再无冻骨悲鸣,世事纷争。
很遗憾,气场不够强大,轻易就被云蒙山打败了,在回程的尾声。
不知说什么好,每次云蒙都见证了我最萎靡最不欲生的落魄,一次次用车轮丈量几个断续的几百米爬升,从来都要遭遇预料之外的打击,在筋疲力尽之余总有下一段起伏在前方冷笑,有如一小段人生。不过,并不能怨恨,这并不是他的错。
彪悍的人生啊,这是正道!
带了nano去,一张《男孩女孩,三里屯酒吧歌手》的合集,舒缓的、急促的、摇滚的、R&B的,相互掺杂,适合旅途。当初听了小半就从list里del了,不能忍受教条主义爱情宣言从音箱里喷薄而出,容不下半分柔肠辗转的余地,但在理性思维严重退化的山路上,喊口号却为物理做功营造了良好氛围。
高山在云雾里
也要勇敢的走过去
大海上暴风雨
只要不灰心不失意
有困难我们彼此要鼓励
有快乐要珍惜
使人生变得分外美丽
边爬坡一边想,这歌是在说我么?不禁莞尔。
不明白 不明白 为什么我不能放的开
舍不得 这个爱
你是一生一世不会了解
我明白 我明白 在我心中你永远存在
或许你会有一天怀念
可是我已不再
节奏分明的R&B,和略带幼稚的女声一起喊一句“不明白”,顺势还能甩甩头,我想这样子一定很cool~
可惜临近终结时即使铿锵的摇滚曲风都不能阻挡衰落,音乐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很无奈。顺便哀悼一下烈日下被晒成肉干的身体,女人和紫外线势不两立!